通關圖文感想【攻略】Call of Duty: Advanced Warfare 決勝時刻:先進戰爭
前往攻略專題http://kissjojo99.com/archives/7197
優點:
1.不失真實的近未來背景設定
2.獨特的外骨骼裝置帶來全新玩法
3.影帝的出色演出
4.進化的硬件平台帶來的全新效果
缺點:
1.簡單粗暴全程無高潮的劇情
2.一成不變的水槍手感
一.前言,飽受爭議的作品和審美疲勞的玩家
自“使命召喚”誕生以來,伴隨他前進的就是無數的法律糾紛和玩家爭議,雖然在銷量上能繼續保持傲視群雄的地位,但玩家們的審美疲勞和冷嘲熱諷已經是動視絕對無法忽視的事實。
“使命召喚”的開發組們為了不讓這塊牌子毀在自己手上,只能通過拼命玩新花樣來刺激玩家的眼球讓玩家老爺們買賬。
今年是動視打破T組、I組兩年循環組合,將作品交給由數名前死亡空間開發團隊精英創建的大錘工作室(Sledgehammer Games)所打造的全新系列作品,那麼這款骨子裡流淌著生存動作血液,融合科幻和軍事題材的作品會擦出怎樣的炫目光彩呢?
二.《使命召喚:高級戰爭》遊戲開發背後的秘辛
雖然這是大錘首次以完全獨立的姿態開發“使命召喚”系列的正統作品,但這並非是大錘對“使命召喚”的首秀。
早在2011年之前,損兵折將的Infinity Ward就已經聯合Sledgehammer Games和Raven Software一起開發了《使命召喚:現代戰爭3》。
當時恰逢Infinity Ward元老Jason West和Vince Zampella和動視上演喜聞樂見的撕逼大戰,隨後兩人率領部分精英重返老東家EA的懷抱並成立Respawn Entertainment開發了《泰坦隕落》。
而作為臨危受命的Sledgehammer Games不得不被“強行”扮演了救火員的身份,可能有人會說能夠參與開發世界上最優秀的FPS遊戲系列該是一件多麼榮幸的事情。
不過對於離開EA加入Sledgehammer Games的Glen Schofield和Michael Condrey來說卻並不讓麼讓人感到開心。
原因無他,因為當時的Sledgehammer Games在兩人的帶領下經過半年的時間已經開發出一款可正式遊戲的第三人稱“使命召喚”DEMO。
在成功製作出黑馬游戲《死亡空間》後選擇跳槽的Glen Schofield和Michael Condrey本來對於他們製作的這款遊戲信心十足,畢竟在經過十多年的審美疲勞之後,玩家們急需一款能讓他們耳目一新的全新作品。
據Glen Schofield本人所述,這款第三人稱的“使命召喚”加入了酷炫的機甲戰和從《死亡空間》系列中引入的地下坑道戰,不同於“使命召喚”其他作品中那樣講究大製作大場面的好萊塢戰爭大片,TPS版的“使命召喚”擁有更精彩的劇本以及更緊張刺激的遊戲氛圍。
可惜天不遂人願,這款有可能改變業界的作品在動視的一句“你們幹得不錯啊,要不要來搞一下現代戰爭3?”下被迫擱置,Sledgehammer Games的工作人員除了在背地裡吐槽幾句資本家貪婪無恥之外只能接受這個既定的事實。
最終Infinity Ward聯合Sledgehammer Games以及參與輔助開發的Raven Software不但沒有讓《使命召喚:現代戰爭3》推遲發售,還創下了歷代最高的銷量紀錄。
對此結果表示相當滿意的動視認可了Sledgehammer Games的開發實力,因此做出了一個並不艱難的決定——讓Sledgehammer親手打造一款正傳作品,“使命召喚”系列也因此正式成為由Infinity Ward、Treyarch、Sledgehammer Games三家循環製作的遊戲!
三.遊戲設定,立足當下構建未來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現代戰爭,從現代戰爭再到近未來,在這個不改變就要被淘汰的殘酷業界,開發商,發行商為了迎合玩家們的口味在不斷地嘗試一些瘋狂的玩意兒。
“現代戰爭”的成功讓該題材一下子成為射擊遊戲領域中氾濫的主題,那麼適時游向藍海也就成了所有廠商急需面對的問題。
雖然Sledgehammer Games不是該系列首開先河,在他之前,T組和I組分別進行的兩次飽受爭議的嘗試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不過在《使命召喚:黑色行動2》和《使命召喚:幽靈》中,近未來風格卻沒有本作那麼強烈。
本作將游戲背景設定在40年後的2054年,這個年份非常討巧,一來並不會出現像《命運》、《光環》、《泰坦天降》、《孤島危機》那樣遠高於目前科技水平的武器和裝甲,二來又能夠設定出一些讓玩家們感到新奇有趣的高科技產物。
因此著眼當下構建未來是大錘製作《使命召喚:高級戰爭》的根本立足點。
英文寫作Exo的外骨骼裝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才是遊戲的真正主角,這套能夠大幅強化士兵身體能力讓普通人力量成倍增強,移動速度和跳躍高度大幅增加,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甚至使用光學迷彩達到隱身效果的外骨骼裝置並非離譜到匪夷所思的科幻道具。
早在2000年,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帝就已經著手從事“增強人體機能的外骨骼”(EHPA)項目的研究,該項目計劃研製一種機器骨骼,提高人的軍事作戰方面的能力。
在目前的科學技術下,動力外骨骼裝置已經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目前動力外骨骼已經做到了幫助截肢人士恢復行走能力,但礙於外骨骼設備體積重量,能源提供以及人體承受能力等種種方面,正式軍事民用化之路還相當漫長。
從遊戲中來看,Atlas公司研發的外骨骼裝置依然是依靠大功率電池作為能量來源,主人公所使用的裝置結構也比較簡單,因此也以遊戲獨有的方式解決了現實中外骨骼技術無法解決的難題。
而在遊戲末期出現的重型外骨骼戰鬥服,以犧牲靈活移動力為代價換來了強大的火力和防禦能力,也讓玩家充分體驗了一把王者睥睨的快感。
槍械方面沒過過於科幻化,雖然出現了能量武器,但傳統彈藥的槍械依然是主人公的主力武器,不過外觀進化得更加酷炫,彈藥剩餘量也以電子屏幕的形式集成在了槍上,讓玩家一目了然。
遊戲中出現的高科技玩意還有很多,多功能戰術手雷可以在玩家手中隨時切換效果,有熱力追踪,有延時引爆,有針對無人機的EMP,還有投擲後將敵人位置以紅色形式持續標示在玩家護目鏡上的偵測手雷。
除此之外,遊戲中提供給玩家的海陸空載具同樣屬於當前軍事科技中一些處於研發狀態的概念性產物,只不過經過Sledgehammer Games的二次創作,這些概念化產品顯得更加超前而已。
能夠在復雜地形上行駛的懸浮摩托,能夠短時下潛的單人艇,火力強大的空中載具都在遊戲中提供給玩家親自操控。
四條機械腿的蜘蛛坦克在現實中谷歌旗下波士頓動力公司“大狗”計劃有對應雛形產物。由此可見Sledgehammer Games的目標非常明確,創造一個真實可信的近未來戰場而非兩排機器人端著激光槍對射。
全新的規則規劃出來了全新的玩法,在嚴謹的近現代背景設定下大錘能夠為該系列帶來怎樣的化學變化呢?
樂於享受娛樂影音生活,喜歡日劇與電影,推廣宗旨為 【一個人不可能看完每部電影,但至少要知道你看過的電影中價值在哪裡!! 】 並對於電玩遊戲有著熱愛。喜歡追蹤這些資訊,請加入FB粉絲頁